2

“乐龄之家幸福食堂”项目:为乡村老人送上暖心饭

  发布于2025-04-10    来源:转载网络
时间:2025-04-10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王冰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的就餐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之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并实施的“乐龄之家幸福食堂”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项目通过系统化的助餐服务、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以及多方协作的运营模式,不仅满足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就餐需求,还为他们带去了精神慰藉,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系统化助餐服务——

让老人“食”有所依

项目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资助建设了8个助餐点,帮助786位老人解决就餐难题。

据项目实施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入驻前,这些助餐点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资源不足、人力有限等问题,导致菜品单一、服务范围有限,尤其是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难以享受到助餐服务。

项目落地后,各助餐点针对老人的饮食习惯,提供了品种多样、营养均衡、食材新鲜、搭配合理的膳食服务。称多县的3个助餐点考虑到当地高海拔环境和老人的饮食习惯,提供牦牛肉、酥油茶、手抓肉等传统食物。三江县林溪镇高友村助餐点引入专业营养师,制定“三菜一汤”标准菜单,并为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低糖、低盐等6类定制餐,将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从15克提升至55克,显著改善了老人的营养状况。

项目采取“堂食+送餐”模式,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据柳州市民政局驻三江县林溪镇弄团村第一书记李宋介绍,项目实施后,高友村的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从30%提升至95%。

精神慰藉与关爱陪伴——

让老人心有所归

项目不仅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问题,还将助餐点打造成老年人日常交流和参加文娱活动的平台。

“让农村老年人吃到可口的饭菜、安享幸福的晚年,这是对‘老有所养’最生动的诠释。”项目负责人张海静说。

就餐前早早来聊天,就餐后下棋、看电视,参加转瓶子、猜谜等活动……项目助餐点成为老人的社交新场所,促进了他们的交流互动,减少了他们的孤独感。

节日期间,助餐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春节,助餐点开展联欢活动,组织老人写春联、包饺子。中秋节,助餐点开展“月圆人团圆”活动,为老人送去月饼和鲜花,举办文艺演出。重阳节,助餐点开展敬老活动,邀请老人吃团圆饭……

在项目满意度调查中,“有人关心”成为老人反馈的高频词。许多志愿者表示,以前觉得助老服务就是发米面油,现在明白了老人更需要精神陪伴。

多方协作与可持续发展——

让幸福食堂行稳致远

项目整合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资源,推动形成为老服务合力,并建立了权责明确的运作机制,为助餐点稳定运营提供保障。

据称多县民政局副局长春华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慈善会负责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县民政局提供场地,协助招募志愿者,参与食堂日常运营管理;县卫健部门定期检查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健康指导;县市场监管部门规范食堂运营秩序,确保食堂合法合规经营。

高友村助餐点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老人出一点”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后,该助餐点的日均服务人数从20人左右增至300余人。

“项目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化运营和标准化建设,解决了老年助餐服务的资金、覆盖范围等问题,希望可以为山区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提供借鉴。”张海静表示。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来源: 离退休人员办公室发布时间: 2025-04-234月18日上午,云南省民政厅举行银龄志愿服务队成立暨启动仪式,…
了解详情
发布时间:2025-04-17 14:49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退休前我就喜欢唱歌,今天我们社区开了专门面…
了解详情
发布时间:2025-04-18 08:49  文章来源:动静新闻  为切实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提升场所内工作…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