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关于高龄津贴政策落实的思考

  发布于2025-04-21    来源:转载网络

来源:中国社会报

发布时间:2025-04-18

历经20余年发展,高龄津贴政策已成为一项颇为成熟的普惠型高龄老年人优待政策。然而,随着高龄老年人数量逐年递增、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现行高龄津贴政策在基层落实过程中面临堵点,亟待有更优的方案予以解决。

政策落实中有堵点

首先是标准差异与“碎片化”困境。目前,高龄津贴政策以各省份自行制定地方法规与政策为主,导致发放程序、申领条件、发放标准等各不相同。各地高龄津贴制度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如津贴对象受益资格门槛不一、津贴标准不均衡、津贴筹资渠道单一等情况。

其次是管理体制与服务平台短板。一是协调机制不畅。民政部门作为高龄津贴主管部门,在资格审核与发放过程中,需与财政、人社等部门多方配合,但地方法规与政策存在断层与不完善之处。二是信息平台不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不少地区高龄津贴申请材料需现场递交,不仅增加了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负担,也降低了政策执行效率。

最后是基层执行难题与风险。一是户籍限制与转移接续困境。受户籍限制,高龄津贴转移接续办法不完善,属地化管理难以适应老年人口迁徙流动的现状,无法有效保障高龄老年人权益。部分地区高龄津贴发放周期长,如基层普遍采用“依户籍申请,按月或年计算、按年发放”方式,老年人从申请到领取补贴需等待大半年,其间若户籍变动还需奔波两地社区(村)办理手续,且易出现补贴错发漏发问题。二是政策执行与权益保障冲突。一些地方存在“依申请受理”和“因申请人个人原因漏报的不予补发”规定,既损害老年人权益,也给基层工作带来困难。

疏通堵点的对策建议

第一,统一法规与标准,完善政策体系。尽快制定全国层面的养老服务补贴法规和文件,为地方政策制定与修订提供指导依据。地方法规、政策不完善的地区应加快优化进程,补齐短板,统一高龄津贴各项标准,促进政策公平、高效实施,如借鉴上海市“免申即享”及相关政策。

第二,简化申领流程,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卫健、人社、医保、公安等部门,共享老年人健康、殡葬、户籍等数据,完善各地数字化平台,将其升级为统一入口、统一界面、统一发放、统一反馈的一体化智慧养老系统。充分利用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功能,实现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简化高龄津贴申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健全监督与容错机制,优化特殊情况处置。制定人性化的工作监督和容错机制,借鉴浙江省“个人对高龄津贴有异议可申请补发”以及上海市对漏发津贴补发的相关规定,完善高龄津贴特殊情况处置方案。对于多发津贴,除联系个人追回外,还应借助数字化平台,从关联的其他政府补贴或津贴中扣除,情节严重者记入个人或利害关系人个人征信系统,确保政策执行的严谨性与公正性。


The End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全国老年健康教育服务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aua@lnjk.org.cn

来源: 离退休人员办公室发布时间: 2025-04-234月18日上午,云南省民政厅举行银龄志愿服务队成立暨启动仪式,…
了解详情
发布时间:2025-04-17 14:49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退休前我就喜欢唱歌,今天我们社区开了专门面…
了解详情
发布时间:2025-04-18 08:49  文章来源:动静新闻  为切实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提升场所内工作…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联系